Log in
Register
0 14982 0
走进大自然——生态微距实战技巧

在上一篇微距文章《走进大自然——微距摄影入门篇》中,我为大家介绍了微距摄影的基础知识以及拍摄所需的器材。在这一篇文章中,我将告诉大家如何运用手中的器材去拍到满意的生态微距照片。


三脚架的选择


对于大多数节肢动物【注1】,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都能找到机会使用三脚架固定好机位对它们进行精准的拍摄。但是面对某些节肢动物,比如蜂鸟鹰蛾这种永远在飞的昆虫,你只能追着它跑,直到它飞翔着悬停在花朵上方采蜜的时候才有机会拍摄。对于这样的昆虫,你只能手持拍摄——等你架好三脚架调好角度它早就飞走了。而面对另外一些节肢动物,比如喜欢在地上爬的狼蛛,你只能使用可以低角度固定相机的三脚架才能更好的拍摄它们。所以通常我会带一个轻便(可以随时背着跑)又能低角度固定相机的三脚架。


【注1】:我们经常拍摄的一些微型动物,比如蜘蛛,其实并不属于昆虫纲,而是蛛形纲;又比如蜈蚣,其实属于多足纲。而昆虫纲、蛛形纲、多足纲均属于节肢动物。所以用节肢动物来概括生态微距的拍摄范畴更为准确。


对焦方式


通常初学者拍摄生态微距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对焦。在拍摄一些体型极小的节肢动物时,比如体长只有几毫米的跳蛛。你会发现使用自动对焦拍出来的跳蛛怎么是虚的?这是因为相机的两种自动对焦方式“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和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面对过于微小的拍摄对象都会出现无法合焦或者跑焦的现象,这个时候手动对焦就派上了用场。



面对上图这样体型极小的蟹蛛(图中的小白点就是蟹蛛,体长约5mm),自动对焦很难对焦准确,只能使用手动对焦


然而手动对焦也面临着一个难题。如果是手持相机进行拍摄,就没法像固定在三脚架上那样仅仅是转动对焦环就能合焦,怎么办呢?解决办法是锁定对焦距离,依靠前后位移相机实现合焦。


在前后位移相机进行对焦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身体和手的稳定并屏住呼吸减轻抖动,在取景框里看到影像最清晰的一刹那立即按下快门进行抓拍。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很累人的细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但当你熟练的掌握了这样的对焦技巧后,带来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


闪光灯的设置


双灯头闪光灯是生态微距拍摄的最佳选择。但在使用双灯头闪光灯的时候,从一开始就要学会使用手动模式,而不要依赖它的自动模式。自动模式下两个灯头的输出功率是一样的(光比为1:1),很难营造出立体感很强的光影。手动模式可以分别设置两个灯头的输出功率从而控制光比,想营造出何种光影都在你的掌握中。能熟练的手动设置双灯头闪光灯也是成为微距摄影高手的必备条件之一。



拍摄上图中树叶上的一只蟹蛛,我的布光方式是一盏灯打亮背景,一盏灯对蟹蛛侧面补光,两盏灯的光比大约是1:2,最终效果如下图:



了解你的拍摄目标


在出发拍摄之前,你需要对自己的拍摄目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这次你出去的主要目的是拍摄蟹蛛,你就需要提前了解蟹蛛的生活习性,知道它们是在什么季节出没,知道它们活动的时间和环境。除此之外,你还需要看一些优秀的蟹蛛的微距作品,了解蟹蛛的哪个角度更好看,揣摩这些作品是如何布光的。


在拍摄蟹蛛之余,你往往还能遇到很多别的节肢动物,这些可算是你的意外收获。实际上,在微距摄影中,这样的意外还非常多。很有可能你在一个小花丛中就能发现许多不知名的节肢动物,它们都可以成为你的拍摄题材。



常见节肢动物的拍摄技巧


下面分享一些我经常拍摄的节肢动物的拍摄技巧和经验。


跳蛛



跳蛛是我最喜欢拍摄的节肢动物之一。拍摄跳蛛的起因是在美国国家地理官网上看到一位专拍跳蛛的美国摄影师Thomas Shahan的作品。我只能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我最初看到他拍摄的跳蛛作品时的感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Thomas Shahan的个人网站(http://thomasshahan.com),打开有点慢,好在能打开。


有很多跳蛛都喜欢在人类居住的环境里活动,捕食苍蝇和蚊子。所以要找到跳蛛还是很容易的。跳蛛采用跳跃的方式走路和捕食,因此得名。其实跳蛛也会吐丝,但从不结网,它们吐的丝是起到“保险绳”的作用,特别是在垂直的地方爬行时,会用丝来固定身体,防止滑落。


跳蛛有一对超萌的大眼睛,除此之外,还有6个相对小一点的眼睛。拍摄的重点就在这一对大眼睛上。如果光线补得合适,可以把跳蛛眼睛中的光泽体现出来的话,看上去会非常迷人。所以拍摄跳蛛的最佳角度通常是正面或者稍侧一点。



上图这只跳蛛是我在农村老家的厨房里发现的,我想办法引导它跳到我的手指上,然后单手操作相机利用厨房里的辣椒做背景拍下了这张照片。



上图这只跳蛛的拍摄地点是在家中的茶几上。当时这只跳蛛正在茶几边缘活动,当我靠近时,受到惊吓的它一跃跳下茶几,同时吐出了作为“保险绳”的丝让自己悬挂在空中,我赶紧拍下了这一瞬间。画面之所以让人产生跳跃的错觉,是因为我把画面颠倒了一下。




到了夏天,那些唱着悦耳的“知了”之歌的昆虫就是蝉了。小时候特别喜欢抓蝉来听它的叫声,直到现在,当我听到它们的叫声时依然觉得那么亲切。


拍摄蝉的成虫比较难,它们对危险非常敏感,当你还未靠近时就已经远远的飞走了。不过蝉的成虫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只有几十天,所以你经常能遇到处于生命末期的蝉。这些蝉往往自己就从树上掉了下来但还未完全死亡,拍摄起来也就非常容易了。


除了蝉的成虫,我们还可以拍摄正在脱壳或者脱壳不久的蝉。蝉的若虫会在夏季的晚上从树下的土壤里爬到树上,然后在一到两个小时以后开始脱壳,之后它们会在壳上或者壳的附近静静的呆到全身变黑变硬。从开始脱壳到全身变黑变硬的整个过程通常需要一晚上。所以只要你能找到即将或者正在脱壳的蝉,拍摄它们的时间是非常充裕的。



上图是一只我在地上捡到的处于生命末期的蝉,利用手机屏幕做背景,将双灯头闪光灯的光比设置为1:4所摄。



这是在夏天的晚上打着手电找到的蝉,当时它已经快完成脱壳。由于光线很暗,我使用1:1的光比布光拍摄,确保蝉和壳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清晰。



上面这张蝉的照片在上一篇文章已经为大家介绍过,这里再补充介绍一下:拍摄它的时间是早上,这只脱壳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早上7点左右它的身体依然还未变黑变硬。拍摄方式上次已经说过,这里再啰嗦一下:拍摄这张照片我除了使用双灯头闪光灯之外,还利用双灯头闪光灯的红外无线引闪功能引闪了一支热靴闪光灯,这支灯用来照亮做背景的绿叶。绿叶其实是杨树旁的一棵向日葵的叶子,我让拿热靴闪光灯的助手把叶子拉到正好在蝉后面的位置,然后就着清晨的阳光和闪光灯的补光,最终拍到了这张照片。


在本文最后,再为大家推荐两位国外的微距摄影高手:一位是德国的微距摄影师伊格尔·希瓦诺维茨(Igor Siwanowicz),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是德国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博士;另一位是印尼的微距摄影师Shikhei Goh,Shikhei Goh在国家地理2011全球摄影大赛上凭借一张名为《飞溅》的蜻蜓微距作品而夺得摄影大赛大奖及自然类一等奖。大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欣赏他们的大作。


更多关于节肢动物的拍摄技巧和经验将在后面的文章为大家介绍,欢迎关注。


编者:感谢袁源为我们带来了精彩一课。未来希望更多的摄友为大家奉献好的教程。在照片点评中看到好的作品,宁老湿会和您约稿的。


声明:本文作者为袁源,未经作者或者摄影笔记授权请勿转载。



标签

袁源

袁源

详细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前首席摄影师,前影像媒体主编,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摄影笔记-实战篇》作者,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作品入选中国邮政全国发行的邮资封,以及中宣部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推荐学习